前几天,我和同事到曹镇乡邢铺村回访该村落实区纪委纪律检查建议情况。在该村公开栏前,我们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围观”该村2018年财务开支情况。“大到扶贫、修路、建房,小到一支笔、一张纸、一瓶墨水,十分详细。”村民老陶边看边对我们感慨,“如今,村干部能及时详细地公开‘三务’,敞亮地主动接受监督,得感谢你们纪委啊!”
事情还要从10个月前说起。去年3月,区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该村会计陶某骗取抗旱打井专项资金。由于指向明确,具有一定可查性,区纪委监委决定成立核查组,对这一问题线索展开初核,我是核查组成员之一。
我们按程序调取区水利局、曹镇乡以及邢铺村与抗旱打井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相关的资料。经核查了解,2014年,河南平顶山遭遇严重的“夏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该市投入大量抗旱资金,用于机井维修、新打机井等抗旱应急工程。区水利局拟为曹镇乡邢铺村划拨5眼打井补贴款,旨在帮助群众解决基本农田灌溉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村有关资料显示共打了5眼机井,且财务手续齐备,施工合同规范,区水利局进行验收后,拨付了相关资金。根据初核情况,我和另一位核查组成员认为,陶某骗取抗旱打井专项资金的问题应该不属实,这一问题线索“可以了结了”。
当我们向核查组组长贾海颖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他却摇了摇头。“这个事情没这么简单。”望着疑惑的我们,他开口道,“我们去实地查看机井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陶某神色慌张,眼神飘忽不定?”
说实话,当时我们核实了有关手续后,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在实地查看时,并没有注意陶某的神情状态。
“我们得再去实地看看那几眼机井。”贾海颖的话把大家拉回到“战斗状态”。
说走就走!不顾刚刚下过雨的泥泞,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麦田里。一会儿工夫,大家都变成了“泥腿子”。
“这眼机井有问题。”在第二眼机井旁驻足了一会儿后,贾海颖突然说,“刚才我们在苗圃园里看到的机井,台面和侧面之间没有接缝,水泥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而这处机井台面和侧面之间有接缝,水泥颜色有差别,颜色深的应该是后来抹上去的。”
“是不是他们在打井的时候,水泥不够,到这眼机井的时候换水泥了?”
“走,我们再去看看其他3眼机井。”
经仔细辨别,剩下的3眼机井台面与侧面之间也有接缝,并且水泥颜色深浅不一致。
“这里面有‘猫腻’!”我们立刻对该村田间的所有机井进行逐一核实,通过绘制机井坐标图、查阅相关资料、走访群众,进一步厘清了该村范围内所有机井的数量。
原来,在2014年3月至7月间,区移民局也为该村打了机井,共12眼,机井的台面上均印制了“移民局”字样。由于村里只负责指定机井位置,不经手财务等工作,因此没有相关资料记录,我们此前的核查也没有及时发现这一情况。同年,区水利局采取村里先打机井,随后再验收拨款的方式为辖区村庄建机井。为了套取抗旱打井补贴款,村会计陶某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某的授意下,上报5眼机井,但实际上只在村苗圃园新打了1眼机井,同时用水泥重新涂抹移民局打的其中4眼机井台面,掩盖住了“移民局”几个字,瞒过区水利局的验收。
我们按程序对王某、陶某进行立案审查,查实王某、陶某套取抗旱打井补贴款1.6万元的事实。最终,王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陶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套取的资金全部追回。同时,区纪委向该村党支部下发了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规范“三务”公开,健全相关制度,加强“三资”管理,杜绝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这个案件让我深深感受到,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只有全面深入地掌握每一个细微之处,仔细斟酌,才可能有新的突破。
(作者穆俊伟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