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狮子型”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狮子型”干部是新时期对干部素质的特殊要求,一般是对那些具有改革创新、不畏艰险、拼搏奋进精神干部形象的概括描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各地区、各领域都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改革攻坚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把“狮子型”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约束好,是各级党政部门强化干部素质能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任务。
为什么需要“狮子型”干部
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在这种发展条件和改革背景下,就对领导干部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既需要任劳任怨“老黄牛式”干部的“韧劲”,更需要那些政治过硬、敢想敢为、勇于探索、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闯将。
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既取得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改革攻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改革背景下,亟需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狮子型”干部,以不畏艰险的勇气破解改革难题,以积极奋进的精神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从而有效引领和大力推动各项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然而,随着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一部分干部队伍的不作为、怠政拖延现象逐渐抬头。为官不为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出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树立新的用人导向,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有效破除为官不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大力提倡和重点选用“狮子型”干部,显然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作用。
如何选拔“狮子型”干部
选拔“狮子型”干部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导向转变的重要内容,其前提就是彻底破除唯GDP、唯学历、唯资历、唯年龄等片面评价标准,以工作实绩和德才能力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参照,破除思想围栏,开阔选人视野,努力让“狮子型”干部脱颖而出。
改革攻坚,需要“狮子型”干部的敢想敢为的冲劲,但这绝不意味着放松对干部选拔的标准,而是对干部选拔和考察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狮子型”干部需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狮子型”干部往往被任用到改革攻坚的重要岗位,需要具有独当一面、驾驭全局的能力,这就需要这类干部具有超强的政治判断力和优良的品德素养,能够经得起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其次,“狮子型”干部需要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狮子型”干部的突出特点是不畏艰险、拼搏奋进、敢做敢为,这就需要这类干部在思想上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勇于探索,面对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最后,“狮子型”干部需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勇气。“狮子型”干部属于积极进取型干部,具有闯劲和冲劲,敢啃硬骨头、敢管烂摊子,因此也面临更多的阻力和压力,这就需要这类干部具有不同于一般干部的超强的抗压能力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由于特殊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狮子型”干部在当前阶段属于稀缺性人才。所以在干部选拔和考察方面,不能墨守成规、循规蹈矩,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打破传统干部选拔思维和固化的用人体系格局,放眼到急难险重岗位和广大基层去挑选干部。对一些敢于担当、出类拔萃但却为人言所囿而呼声不高的干部,就更需深入考察、鉴别和大胆发现、使用。由于“狮子型”干部往往个性鲜明、做事有魄力、工作雷厉风行,很容易得罪人,民主评议时得票率不高,所以选拔任用“狮子型”干部不能单纯以票取人,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那些真抓实干、敢作敢为的“狮子型”干部有适于展现自身抱负、干事创业的有利平台。
怎样使用好“狮子型”干部
充分发挥“狮子型”干部的作用和优势,是“狮子型”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鉴于这类干部的特殊能力和素质要求,应该优先把政治立场强、能够驾驭全局、敢抓敢管的“狮子型”干部,配备到工作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矛盾困难突出的一把手岗位上来,让“狮子型”干部在一线岗位攻坚克难,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并起到先锋表率和示范作用,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加强工作条件保障,注重建立配套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以工作实绩为基础,做到考核明确、奖罚分明,让“狮子型”干部在艰苦环境中磨练的同时,工作有目标、事业有动力、发展有奔头。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狮子型”干部的工作作风必然是打破常规、敢闯敢试,对现有固化的利益格局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矛盾敢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可能会招致忌妒报复,引起强烈的反弹和阻挠。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中,也不免会犯错误,容易对群众造成“误伤”,引起舆论指责和反对。一些作风正派、想干事敢担当的干部,难免会担心动作“太猛”被人告状、怕不小心出错被人揪住不放,因而不得不顾及政治生态的影响。
有鉴于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和支持改革的舆论环境,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形成一个激励干事、包容失误、鼓励担当的制度环境。对此,各级党政部门在出台一系列问责制度的同时,应细化激励干事、包容失误、鼓励担当的容错机制,对承担改革攻坚重任的干部,赋予必要的“试错权”和容错空间,切实保护干部改革积极性。对因改革而得罪人、被诬陷举报的干部,要及时甄别核查并澄清事实。各级组织部门应对狮子型干部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对狮子型干部不求全责备,做到科学识人、准确用人,积极引导舆论导向,让狮子型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如何约束好“狮子型”干部
充分信任“狮子型”干部,让他们在工作中独挡一面,并不意味着对错误纵容包庇、放手不管。信任和放手是针对“狮子型”干部在艰苦环境下开展工作而言的,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约束好“狮子型”干部既是对权力私用的一种限制,也是对这类稀缺性干部资源的爱护,是对“忠诚、干净、担当”干部原则的坚持和贯彻。
正确处理信任和约束之间的关系,是探索新型干部选拔任用导向是否成功的基础,是衡量“狮子型”干部模式最终取得实效和认同的关键。培养“狮子型”干部,既要鼓励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肯定他们攻坚克难的工作实绩,还要充分警惕“权力腐败”的可能性。“狮子型”干部与循吏、庸吏相比,往往更容易做出“实绩”,但也难免会个性张扬、居功自傲,偏离思想航线和廉政操守。因此,在改革创新实践中,既要对“狮子型”干部加强教育、善意提醒,也要严把制度红线,监督和约束好干部的行为,避免能力强、有闯劲的“狮子型”干部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讲,“严管”也是对干部的“厚爱”。唯有把信任和约束有效结合,才能使 “狮子型”干部心无旁骛、坚守底线,在改革攻坚的大潮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