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最新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7-28 浏览次数:275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7月以来,江西多地连降暴雨,九江、上饶、南昌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危急关头,武警江西总队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官兵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战斗。图为官兵在九江彭泽县芙蓉墩圩堤搬运沙袋。新华社发(洪水平 摄)
7月以来,江西多地连降暴雨,九江、上饶、南昌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危急关头,武警江西总队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官兵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战斗。图为官兵在九江彭泽县芙蓉墩圩堤搬运沙袋。新华社发(洪水平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统筹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各有关地区都要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一刻不停抓下去。

  ◆新闻回放


  7月23日13时许,淮河干流王家坝闸关闸,淮河水暂停流向蒙洼蓄洪区。王家坝站水位已由开闸前的29.75米,下降至28.28米,距离保证水位1.02米。

  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是蒙洼蓄洪区进洪闸。7月20日8时32分,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截至关闸,蒙洼蓄洪区进洪总量约3.75亿立方米。

  王家坝泄洪,给蒙洼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却做到了“上保河南、下护江苏”,有效缓解了淮河流域的防洪压力。这背后,体现着气象部门的精准监督、及时预警。

  在王家坝可以看到,距闸口只有200米的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开展气象监测、防汛应急信息数据归集,精准为政府及百姓提供气象决策预报预警。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可提供王家坝周边及淮河上游地区实况雨情水情信息、历史资料查询和未来7天天气预报等内容。自建成以来,系统运行稳定,为做好本次泄洪气象预报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成功泄洪背后,还有党的基层组织执行果断、组织有序。

  从通知将开启蓄洪区到王家坝闸正式开闸,只有12小时;从决定开闸到执行开闸,只有50分钟。无数党员志愿者一边做群众思想工作,一边帮群众转运物品,挨家查看。至滚滚淮河水流向蒙洼蓄洪区,2017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王家坝开闸泄洪后,涌进的除了洪水,还有各方支援。在王家坝镇到处可以看到,从安徽省内乃至全国各地来此支援的救援队、部队官兵,以及物资捐赠车队有序集结。开闸1小时后,保障庄台15万群众生活无忧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物资保障组、卫生防疫组、救援组一一成立。

  在这场考验应急管理能力的战役中,从组织人员撤离、车辆物资调配、交通运输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到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等方面层层落实,迅速到位,充分展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中国制度优势。(子平)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职责。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优势,就需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应急管理科学化


  应急管理科学化是指,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管理法制——为基本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有属性,能够以理性化方式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要健全应急预案,真正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能够涵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体系,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权威性和规范性,适时对预案进行动态调整和修改。同时,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主体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提升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需要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属性和各类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来优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职能部门、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应急管理职权和职责;需要完善“属地管理原则”,确保中央政府的统筹协调优势、地方政府的治理优势与职能部门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机融合;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功能,各类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多元主体能够有序参与应急管理过程,从而与国家形成应急管理合力。

  要强化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应急监测预警、信息沟通、应急决策和协调、分级负责与响应、社会动员、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奖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社区管理、政府与公众联动、国际协调等应急管理机制能够灵敏和有机运转。

  要完善应急管理法制。既要及时修改不适应应急管理实践的现有法律,也要前瞻性地制定新的应急管理法律,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期性,明确市场、社会和群众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应急管理专业化


  应急管理专业化是指,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文化等软件和硬件符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标准。

  提升应急管理专业化水平首先要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需要加强对应急管理中承担决策、指挥和领导等管理职责的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应急培训和考核,提升领导干部解决和处理急难险重的突发公共事件知识技能;通过应急管理专业资格认证、应急演练和实战训练等方式来强化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救援和处置能力。其次要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应急管理任务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合理设置应急管理机构的内部科室,建设标准化应急指挥机构,以稳定的组织机构和编制、不断积累的应急管理经验来提升应急管理专业能力。

  要完善应急管理设施设备和应急管理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根据应急管理内在机理和特有属性,加强应急管理通信设施、指挥设施、救援设施、物质保障设施等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实验室、检测和鉴定机构等技术性设施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总结经验、实践探索、对照国际先进、科学分类等方式来提升应急管理技术标准化水平。

  要培育应急管理专业文化。通过案例展示、舆论宣传等方式提升应急决策和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管理专业化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专业化的应急管理文化氛围。

  应急管理智能化


  应急管理智能化是指,应急管理过程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互联网+、远程遥控技术等现代具有智慧特征的新技术结合,将技防与人防、物防相结合,实现应急管理“智慧化”。

  要建立和健全一个反应灵敏、先进可靠、功能齐全的全国统一应急管理技术平台,消除安全生产、城市消防、抗旱防洪、防震减灾、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各应急管理领域的信息孤岛,打通国家、省、市、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信息传递链路,进一步延伸到企事业单位,甚至居民家庭,形成全覆盖的应急指挥系统。这就需要将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器系统作为应急管理技术平台的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模型、计算机辅助决策等技术,有效地利用海量信息,对采集到的各种类型数据信息进行跨行业跨领域跨系统分析,实时通过专用网络连接到相关各部门,实现统一指挥和协调行动。

  要在依法保护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模拟高清、高清新智能视频等各种新技术手段率先在城市,进而在农村重要场所建立和健全一套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的本质是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的综合性安全防控网络和大型联网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必须具有强大接入能力,以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监控点覆盖;同时必须支持灵活接入方式,以适应各个监控点网络传输条件的差异性,确保应急指挥者能适时看得见现场,看明白智能化效果。

  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履行风险防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智能手机、微信群、政府公共账号、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普通智慧工具,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传播权威信息。

  要加强应急管理智能化基础设施投入,分步骤按计划逐步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应急管理智慧化,完善云计算、云存储等先进智慧技术。

  应急管理精细化


  应急管理精细化是指,一种应急管理目标、标准、任务和流程细分,实施精确应急管理计划、精确应急管理决策、精确应急管理控制和精确奖惩考核的应急管理模式,以更精、更准、更细和更严的标准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避免冗杂化、分散化、碎片化和粗放化的弊端。

  确保应急预案制定的精细化。预案具有应急规划、纲领和指南的作用,是应急行动的宣传书和动员令、冲锋号。对于常规突发事件,需要制定标准化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目标、任务、流程、决策、手段、物质保障等内容;对于不确定性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类型,应加强情景模拟,提高对未知风险的预见性,建立灵活多变的模拟应急预案。

  要加强应急管理体制的精细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部的职权和职责,厘定应急管理部与承担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应急管理职责的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界分横向的地方人民政府与纵向的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职权和职责;需要科学设定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应急管理职责(义务)和职权(权利),明确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需要进一步规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失职追责的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制,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责任人同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

  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明确常态管理机制进入应急管理机制的标准,以及应急管理机制结束的条件,防止混淆常态机制与应急机制; 优化政、企、军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协作能力和应急联动效率;要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完善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要形成精细化的应急管理理念。承担应急管理职责,履行应急管理义务的各类主体需要形成精益求精的观念、持续改善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严于自律的意识,将更精、更准、更细和更严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贯彻到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全领域。

  (戚建刚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所所长、教授)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