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上半年实现正增长

2.5%:企稳回升 韧性十足

发布时间:2022-07-16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转正。图为7月15日,市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 新华社发(耿玉和 摄)
 

 今年以来,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制造的4辆城际动车组已分两批发运北美地区,公司预计下半年还将发运约20辆城际动车组。图为7月14日,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查看车体。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一、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7月15日,在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初步核算,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近几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到8%以上,创近40年或有纪录以来新高。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中国经济运行“形有波动、势仍向好”。
  极不寻常形势下,中国经济交出2.5%的“半年报”
  “我国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二季度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来之不易。”付凌晖说。
  ——动态看,这个2.5%,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下实现的增长。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辩证看,这个2.5%,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转型升级态势持续的增长。
  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我国经济创新引领持续增强,升级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新动能较快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6。绿色转型持续推进。
  ——全面看,这个2.5%,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下实现的增长,放眼全球,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通胀问题再度出现,多国央行开启或加速加息进程,美股三大指数迭创年内新低,国际金融市场“熊气弥漫”。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9.1%,创近41年峰值;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一度跌至1欧元兑换1美元这一近20年来最低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称,IMF将在本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进一步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相较于全球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上半年经济总量达到56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接近20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2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了21万亿元。这些都增加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和信心。
  投资拉动作用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从市场需求端看,上半年投资的关键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动力源。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制造业投资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分产业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8%、12.6%。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4.9%,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34.5%、10.0%。
  从实际效果看,无论是包括重大项目、新基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是教育、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补短板投资,对上半年扩内需、保民生以及稳住经济大盘均形成了强有力支撑。
  “投资关键作用凸显,并体现出投资结构性变化,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和补短板的民生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前期大幅提升。”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认为,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既是上半年宏观调控在投资领域精准引导的成效体现,也是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技术含量”的必然结果。高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动能,也通过效益的不断提升,形成持续吸引投资和优化投资结构的良性循环。
  今年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出现好转,但6月份水泥产量依然呈现12.9%的下降,沥青的开工率也呈现相对历史低位。
  付凌晖解释,从结构来看,中国的经济产业发展在逐步升级,对于产业升级相关产品的带动是比较明显的。相反,一些传统行业的投资增长逐步趋缓。随着未来中国产业升级发展高质量持续推进和创新持续发展,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相关产品的带动是在增强的。
  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生产力,我国稳投资仍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也不少。业界人士认为,适当扩大投资是稳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也要更加重视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真正让内需市场旺盛起来,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消费需求加快摆脱疫情影响,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基本态势
  “再现‘大排长龙’。”近日,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疫情形势向好,绝大部分餐饮企业恢复堂食,火热排队就餐的场景再次出现,北京线下堂食消费已基本恢复至暂停前的日均水平。
  消费是内需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枢纽,是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的关键节点。在经历3个月的负增长之后,我国消费需求正加快摆脱疫情影响,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基本态势,市场生机不断恢复。
  据乘用车联合会统计,6月1日至6月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27%,回暖势头迅猛;从文娱消费看,6月份电影票房同比跌幅持续收窄,全国影院营业率回升至80%以上;从旅游消费看,去哪儿数据显示,6月份本地旅游、周边旅游、乡村旅游、跨省旅游相比上月同期均出现两位数增长。
  据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多方面因素导致消费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上半年,受疫情多发散发冲击影响,市场销售出现下滑,特别是服务消费回落比较明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7%。但5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显效,市场销售稳步回升。5月份社零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收窄4.4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分析,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线下店铺大面积关停现象明显改善,消费场景的加速恢复减少了“无处消费”问题;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获得一定程度解决,改善了“无力消费”状况;随着应对疫情方式更加成熟以及稳住经济大盘等一系列政策发力,居民对未来预期担忧加重的趋势有所稳定,“无心消费”状况得到缓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86.8,其中消费者预期指数回升至87.7。
  展望全年,付凌晖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上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有望继续恢复。
  出口增长强劲,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稳步增长,连续8个季度同比正增长,为稳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8.66万亿元,增长4.8%。
  “总体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一季度平稳开局,5月份、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基础。”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说。
  “今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但是我国外贸进出口克服外部环境趋紧、疫情短期冲击等不利影响,保持较快增长,体现出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付凌晖说。
  在稳住外贸基本盘基础上,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电工器材、集成电路、汽车等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4.8%、16.4%、51.1%,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进出口商品之所以稳步增长结构优化,与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中国产品的输出质量紧密关联,也与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有关。”董煜分析,在出口增速回升的同时,外贸企业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数量增加的趋势值得关注,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4.2、6.7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加速开拓,显示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这将为下一步的外贸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也是推动我国出口增长强劲,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原因。”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称,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超过65%,特别是与日本的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出口增长和贸易结构优化提供了增量。
  “我国出口主导产业实现了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反映了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的不断提高。”今年5月,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
  稳增长举措不断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备受关注。
  6月30日,2022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发布,数据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8%和50.4%,高于上月3.1个和2.2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5月份相比发生明显积极变化。
  “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的特点明显,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付凌晖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分析,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更多经验;我国经济总体已进入恢复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经济回升态势基本形成;稳增长政策落地助力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并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认为,农业丰收稳定了民生和预期,为我国经济实现较好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做好了基本产品的稳价保供,稳定了供应链,制造业投资保持在高水平,稳定和加强了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为下半年经济发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物价得到良好控制,货币政策还有发力空间,8000亿政策银行贷款和3000亿金融债将为基建投资提供更强支持。
  “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指出,要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防疫举措应更科学精准,助企纾困政策应更加完善,民生保障应更有力有效,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付凌晖说。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