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最新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发布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329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为4月28日,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对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4月28日10时,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境内的四女寺枢纽和天津市九宣闸闸门缓缓开启泄水,标志着京杭大运河迎来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跨度最大、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具有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等功能。

  “它不仅仅是一条河,与之相伴的漕运、盐政、邮驿、国家巡视制度、商贸流通体系等,充分展示了先辈的治理智慧。”国家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成员张书恒向记者表示,作为庞大农业帝国的生命线,京杭大运河对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际运河古迹名录》提到,中国大运河是第一条实现“穿山越岭”的运河。“地形高差最大可达40米,巨大的水位落差给行船带来了困难,再叠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运河面临生存挑战。”据张书恒介绍,20世纪初,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约700公里出现断流,运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经历百年阻断,京杭大运河为何能在如今迎来世纪“复苏”?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下,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大运河在系统治理中重生。

  全线贯通的水从何处来?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于4月13日启动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通过统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本地水、引黄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黄河以北河段进行补水,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置换沿线约60万亩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

  运河沿线各省市也为此次通水提前谋划,强化“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全力保障河道畅通、水质达标。预期达到三个目标:减少开采地下水;回补地下水;改善运河水资源条件,促进运河生态环境复苏,为实现“十四五”期间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的目标积累经验。

  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沟通海、黄、淮、长、钱塘五大水系;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两大经济圈……而在张书恒看来,大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历史文化意蕴。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各扬其长、美美与共,人们对运河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正在苏醒,以运河精神重塑发展动力、重获文化自信。

  “我们不仅要让大地上流淌的运河活起来,更要让文字中流淌的、人们心中流淌的那条大运河活起来。未来,期待它能实现更深意义上的‘复苏’。”张书恒表示。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