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人才新政,为招揽人才各出奇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颇引人注目。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人才政策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为了地方发展,吸引各方面人才加盟,本来无可厚非。因为有人才才能发展,才能实现大的突破。发达地区希望不断有人才流入,实现更好更快的地区发展;而落后的地区,也希望通过吸引人才“入伙”实现后发崛起,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人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这本是正常策略,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局面就有点混乱。打个比方说,这个城市刚推出“黄金十条”,那个城市马上又推出“黄金二十条”。逐渐地,“黄金”被用烂了,人们的审美也疲劳了,有的城市干脆就弄个“美玉十条”,以此来体现自己政策的含金量。到后来,大家认为“美玉”也不够档次了,便弄出了“金镶玉十条”……买房优惠、租房补贴、项目资助、先进奖励等等,投入一个比一个大,规格一个比一个高,口号一个比一个响,省里补了市里补,市里补了县里补,层层补助,层层加码。
不能说这些引才政策只是流于形式,也不能说这些引才政策没有契合市场需求,但应该看到,仅仅靠金钱作为开路机器,埋头撒钱,可能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相反会让一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难以静下心来搞研究;让一些擅长投机的人钻政策的空子,左右逢源。长此以往,地方的财政负担增加了,实际的收益却没有多少。难怪网友埋怨,这么多钱与其不问结果随便砸进去,不如投入到精准扶贫、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幼儿园建设等方面。
“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 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引进人才需要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让外界看到这个地方有施展本领的舞台,有干事创业的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辅以经济上的激励,生活上的便利,才会产生更好的示范效应。只是一窝蜂地砸钱,短时间内看上去很美丽,但过后将是一地鸡毛,难以产生实际效益,难以持续发展。
真正的人才,最渴望的不是金钱,而是事业。与其在金钱上猛砸,不如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使劲,这样对人才更有吸引力,也更能让一个地方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