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党建资讯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劳动精神: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

发布时间:2021-09-25 浏览次数:431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为观众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劳动精神。石艺媛 摄
图为观众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劳动精神。石艺媛 摄

  在每一个薄雾萦绕的清晨、酷热蒸腾的正午、华灯初上的傍晚,有环卫工人耐心清扫的身影,有医护人员奔跑在生命线上的责任,有建筑工人奋战在脚手架的火热。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是支撑社会的坚实基石,他们的名字就叫——劳动者!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奋斗是劳动精神的本质


  发行于1962年的第三套人民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一个重要时期,在这套人民币上,劳动者作为极其鲜明的主题形象得以展现。其中的伍圆币,反映“炼钢工人”的形象曾荣获“年度世界最佳纸币”设计大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钢铁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改变落后局面,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一五”期间,钢产值以年平均增长29.8%的速度,总量达到46.5亿元,大大超过了原有的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兰州炼油厂等一大批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骨干企业,就这样在节衣缩食、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呈现在世界面前,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除了钢铁工业,机械制造、纺织工业等行业的劳动者形象,也首次出现在人民币上。当时的拾圆币,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叫“大团结”。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各民族的劳动者簇拥在一起,以国家主人的崭新风貌讴歌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图景。

  第三套人民币绘制者侯一民说:“(第三套人民币)真的体现了是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真的体现了劳动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我把我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爱,尽量地画出来。”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实干、奋斗,是劳动最核心的底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劳动精神的引领下,千千万万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奥运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大项目工程,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汗水和智慧,生动诠释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内涵。

  团结一致,创造幸福实现梦想


  行走在巍巍太行的峭壁上,头顶千丈绝壁,脚下清水潺潺。红旗渠——一个响彻中国的名字。她与水源河漳河的落差最高达800米之多,为当时的林县、现在的林州提供着丰沛的水资源。

  而50多年前,林州水源奇缺,“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在打深井等措施被证明无效后,当时的林县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兴建红旗渠,引漳河水入林州。十万修渠大军从山庄村落中奔涌而来,自带干粮、行李、工具,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整整十年,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在劳动中树立信心,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劳动中实现梦想,这是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民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生动故事,也是一位老人书写的人生传奇。

  这位老人叫杨善洲,1988年,他从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毅然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拿起锄头,走进大山。他说,他要去种树,他要去治理大凉山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几间简易的油毛毡房就是宿舍,街上捡回来的牛马猪粪就是底肥,集贸市场上捡回的果核就是种子。

  20多年过去了,杨善洲和林场的工人们,一棵棵栽种下的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林场面积达到7万多亩、树木1500多万棵、茶园800亩、果园300亩,不仅让荒山秃岭变成名副其实、郁郁葱葱的金山银山,还解决了当地饮水、烧柴问题,也大面积治理了水土流失。

  如今,杨善洲已经离开了他热爱的林场,却把苍翠的大凉山留给了当地百姓,把无法衡量的绿色财富,留给了大凉山的子子孙孙,把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财富,留给了全社会。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党带领人民辛勤劳动、开拓创新的一百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胼手胝足,推动中国航船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尤其是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时,我们党带领千千万万人民默默奉献、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在复工复产一线,全国亿万劳动者迎难而上、团结一心,唱响了抗疫时期的“劳动号子”,创造出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速度”。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甘肃省金川集团公司贵金属冶炼高级技师潘从明主创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潘从明也由此成为西北地区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工人。

  “作为一名一线产业工人,自己完成的项目能够站上国家最高科技殿堂,参加国家科技奖表彰大会,心情万分激动,这是国家对一线产业工人的重视和鼓舞。”获奖后,潘从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工人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这不是个例。在国家科技奖中,来自一线技术工人的多项创新成果获此殊荣。

  “每天与零件打交道,同样的动作做几千遍,我当时也曾迷茫过。但渐渐我想明白了,没有平凡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价值,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工好每一个零件。”这是中国航发的产业工人洪家光对劳动精神的生动诠释。

  为了打破外国垄断,洪家光花费5年时间,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技校毕业、从学徒做起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技术人才。

  当今,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的方式和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掌控核心技术、做强中国制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劳动精神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激发无数新时代劳动者的信心和热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