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积极倡导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振兴乡村经济,该县农村去年仅花木销售就创收200亿元。图为返乡创业者周王成在沭阳县新河镇周圈村的工作室内修剪盆景。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等原因发展较慢,在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上欠账较多。当地老百姓曾开玩笑说:“我们这里山好水好,路好——难走。”
铜仁市碧江区六龙山乡牛场村村民张陇义至今仍记得父亲去世后棺材没法抬出家门的辛酸往事,因为泥巴路在雨天全是泥浆浆,一走就滑老远。
出行难,直接影响群众生活,更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
修好路,快致富。2016至2019年,铜仁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88条7329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5982条12103.4公里,惠及群众31.6万户122.7万人。
如今,张陇义所在的牛场村里,一条条通村达户的水泥路如同玉带在村里蜿蜒,串起家家户户。该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2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到今年8月底,已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交通+特色农业+电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位”等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地处苏北的江苏沭阳县既是全国产粮大县,也是首批中国花木之乡。当地群众通过营造美、传递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10月8日,沭阳县新河镇周圈村盆景长廊,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周王成正在卖力直播销售盆景,短短几分钟时间,2000多元的订单已经到手。
1989年出生的周王成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在苏州工作了两年,年薪近20万元,看到家乡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便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刚刚过去的8天双节假期里,周王成的销售额超过26万元。
周圈村三河环绕,村内古木繁多。作为沭阳花木栽植发源地,周圈村花木种植历史悠久。以前,该村基本上都是依靠“肩扛手提”“提篮叫卖”花木;近年来,已发展为“田头种花木、网上卖花木”。人口不足3000人的周圈村几乎是“全员上网”,被誉为“苗木盆景淘宝第一村”。全村共发展网店860多家,年交易额高达3亿多元。
周圈村不仅自己富,还带动全镇发展。目前,新河镇有网店1.1万家,3500多人每天通过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直播销售花木。
为助力全镇花卉苗木销售,新河镇规划建设电商物流园,已有11家快递企业进驻。双节假期,电商物流园里通宵达旦灯火通明,每天发货量超20万件。2019年快递总发件量8000余万件,销售额超30亿元,带动3万多人就业。2019年,新河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3万余元。
“天下顺治在民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9892元增长到2019年的16021元,增长61.96%。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在广袤农村大地徐徐展开。(本报记者 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