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出发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编发了署名为“潘晓”的一封读者来信,随即引发了一场长达半年、覆盖全国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参加讨论的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凸显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分歧与混乱,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亟待解决的问题。
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倡议宛如一股春风,迅速吹遍了全国,“五讲四美”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了。随着“五讲四美”深入人心,其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到了1983年初,“五讲四美”又增加了“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从而使其价值指向更加明确。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向一切苦难低头!”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的张海迪,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之一。她虽然高位截瘫,但发愤自学,掌握了多门外语,翻译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她强忍病痛,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并用自学的针灸技术在农村和县城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做了许多健康人都难以做到的事。
“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就看你怎样去追求。只要你能昂起头,苦水也能化美酒。”张海迪的这首小诗,拨动了那个时代每一个准备向“四化”进军的人的心弦,其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让“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的人们,都从海迪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五讲四美三热爱”给每个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谱写了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正如著名作家叶匡政在一篇文章中所说,“五讲四美三热爱”不只是旧日时光中的一个名词。这个名词铭刻了一个时代鲜明的印痕,也携带着人们对于岁月流逝、万物复苏的记忆……它给了心灵以空间,它给了美以空间,它也表达了人们对秩序、文明、道德的渴望。
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018年2月12日,临近春节,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汶川映秀镇的土地。看到这块曾经被特大地震灾害吞噬的土地再次焕发新颜与生机,总书记感慨地说:“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短短10年时间,灾区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砥砺奋进,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奇迹的发生离不开全国人民给予的巨大物资援助,更离不开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迸发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同样体现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为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提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序开展,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广泛传播,道德模范人物不断涌现,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2001年7月13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申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全世界作了一次空前的演示。一位需要靠轮椅和拐杖行走的女青年,在个人网站上发出了《致全国网民的倡议书》:点击你的鼠标敲动您的键盘,让我们一起期待奥运会的圣火在北京点燃。仅仅一个月时间,签名达到1028060人。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在对北京的评估结论中说,北京在各申办城市中“享有最高程度的民众支持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大国崛起需要文化支撑。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在吸收各界相关讨论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年多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2013年8月20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2014年2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明晰、意味深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精神之间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认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我们国家的价值根本,绘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蓝图,规范了我国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在引领全国人民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巨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石,以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建设,凝聚起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彰显出日益强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托举起跨越百年的光辉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本报记者 毛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