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史兴衰更替的规律。从一个人到一个政党,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都要一以贯之。
自古以来,福祸、兴衰、成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它们看似很远,其实极易转换,而且往往在逆境时平安无事,到了顺境反而变量日增。宋人著《治国方略》中说:“物以顺至者,必当以逆观。天下之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剑盾戈戟未必能败敌,而金缯玉帛每足以灭人之国;霜雪霾雾未必能生疾,而声色游畋每足以殒人之躯。”这番论述提醒我们,越是顺境,越要防范潜在的危机,正所谓“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不在顺利时想着麻烦,不在晴天时想着雨天,如果临渴而掘井、下雨再绸缪,一切都晚了。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讲述了李存勖的故事,充分印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李存勖创业时,正处于逆境,但他勇猛精进,敢于作为,“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然而,“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他却得意忘形,纵情享乐。结果,“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心怀忧患、砥砺奋进,则个人功成、国家兴盛;而一旦“智勇困于所溺”,就很容易走向家国衰败的局面。唐代名臣魏征一生倡导“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太宗李世民始终遵循魏征的谏言治国理政,得以留下万世功名、千秋功业,开创大唐盛世。而到了唐玄宗后期,沉迷于歌舞升平,导致“安史之乱”,大唐基业受到重创。
人们常说,创业艰难,守业更难。那是因为,创业时多面临逆境,人能保持清醒,反而能防范危机。到了守业时,觉得日子好过了,就容易忘乎所以,开始享乐。恰恰就是在这时候,人最容易跌倒,事业最容易溃堤。难怪,就连布衣皇帝朱元璋也念念不忘和群臣谈论守业之道,“人常虑危乃不蹈危,常虑患乃不及患。车行于峻坂而仆于平地者,慎于难而忽于易也。保天下亦如御车,虽治平何可不慎”,可谓警世恒言。
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我们共产党人,最善于汲取历史上的福祸、兴衰、成败之道,也最善于从古代治国理政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可以说,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毋庸讳言,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丢掉了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有的追求奢靡奢华,沉醉在“那盆正在加热的温水里”;有的躺在功劳簿上,只想捞好处不想付出;还有的信奉不做不错,搞只说不干混日子那一套。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很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走上歧途,还谈何建功立业?
多准备应对困难才有事业成功。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告诫人们,要“准备吃亏”,并一连列举了17条困难。毛泽东同志后来为之解释:“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这种准备就好办事。”事实证明,胜利的时候想到困难,甚至想到了失败从头再来,这不是无事自扰,而是一份清醒理智。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不自警自省,没有忧患意识,就是危险的“问题”。当前,我们发展形势很好,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发展顺利、广受赞誉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既不能出跑风漏气、脱轨越界的事,更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见兔顾犬、亡羊补牢,乃为下等;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方为上等。只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惕厉警醒,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就一定能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