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杭州体育馆,亚运男子拳击80公斤级八分之一决赛现场。当叙利亚选手艾哈迈德·古松从运动员通道入场时,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欢呼。
这样的欢呼声,艾哈迈德·古松并不陌生。几天前的亚运会开幕式上,他以旗手身份带领叙利亚代表团入场,那时就感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比赛开始,在“叙利亚加油”的助威声中,艾哈迈德·古松愈战愈勇,最终以4比1力克对手挺进八强。这是叙利亚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收获的首场胜利。
“我希望能进入决赛,也希望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赛后接受采访时,艾哈迈德·古松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对于叙利亚运动员而言,追梦的道路异常艰难。多年的战乱和制裁让这个原本美丽的国度变得满目疮痍,寻求一块平整的运动场都是奢侈。但在杭州亚运会上,他们面对的是高标准的场馆、各国运动员的情谊,以及中国人民毫无保留的掌声与祝福。正如叙利亚体育记者巴塞姆·巴德兰所言:“亚运会为体育健儿营造了团聚的氛围,大家能够在赛场内外友好互动、增进交流、实现团结。”
艾哈迈德·古松在赛场上奋战时,一场主题为“遇见中秋”的专场演出在运动员村商业街喷泉广场举行。演出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结尾,亚运村运行管理中心副指挥长魏虹说,这是为了借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发现场观众共情:“表达他们对亲人、朋友最质朴的情感、最深厚的祝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大团圆的情感共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从战火中走出的艾哈迈德·古松在跨越山海的友邻家中收获了尊重和善意。退场时,这位用体育精神与苦难抗争的运动员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面带笑容,向现场观众比出心形手势。
从杭州到中东,从西子湖畔到幼发拉底河谷,同样的心,将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人们紧紧相连。
亚运男子围棋B组第五轮落下帷幕后,一场人气颇高的复盘在中国职业九段选手柯洁与泰国业余五段选手蓬沙甘·索那拉之间进行。在一众泰国棋手的围观中,获胜的柯洁耐心剖析了自己在对弈中的思路。
时隔13年,围棋再度登上亚运舞台,让来自新加坡、泰国等亚洲国家的围棋选手获得了和中日韩顶尖高手交流的机会。“柯洁是我的偶像,我们复盘了10多分钟,他教的内容特别有用!”复盘结束后,蓬沙甘·索那拉很是兴奋。
“围棋中的复盘更像灵魂上的交流,并不需要语言相通。”柯洁说。
语言,是韩国留学生金多娟的强项。这位来自浙江大学的亚运志愿者,熟练掌握汉语、英语、韩语三门语言,每天下午三点半到晚上十点半,在主媒体中心为各国记者提供语言服务。
“作为一个韩国人,除了来中国读书,我没去过其他国家。参加亚运志愿服务,对我而言是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们架起沟通桥梁。”金多娟举例说,自己也会一点马来语,在和马来西亚记者沟通时尝试使用了马来语,对方激动地送了她一枚马来西亚电视台的徽章。
更让她欣慰的是,远在韩国的家人每天都在关注亚运,除了收看足球、游泳、电竞等比赛转播,还会格外关注志愿者的新闻报道,和她共享亚运时光。很多第一次来杭州的韩国记者,也会向她了解杭州的风土人情特别是美食,让在异乡求学的她有了东道主的感觉:“很高兴大家能喜欢上我所在的城市。明年本科毕业后,我会继续在中国读研究生。”
数千公里外的土耳其,29岁的中国企业家沈秦威有着与金多娟相似的“骄傲”。
“我十几岁就出国了,那时候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很简单,北京、上海、广州,做电子科技的可能还知道深圳。现在,杭州、南京等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这次亚运会更是让杭州站在世界聚光灯下。”沈秦威说,很多土耳其的朋友在观看开幕式后,向他打听杭州的情况,“这时我会骄傲地说,这里是中国良渚文化发源地,是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也是我家乡宁波的同省兄弟城市。”
长年在外生活,沈秦威注意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民心相通上。
今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送去“中国温度”。负责为救援队采购物资的沈秦威记得,只要说是给中国救援队买的,当地老百姓都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即使不赚钱,甚至亏本,也要为中国救援队备齐物资。
“大家觉得,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曾经在困难时刻帮助过他们的国家,从而对认识中国产生浓厚兴趣。这次在杭州举办亚运会,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进一步推动民心相通。”沈秦威告诉记者。
体育是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借助杭州亚运会,4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此相聚,不同传统和文化也在这里交汇,交织出超越国界和文化差异的共同语言,推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示亚洲人民互爱与友谊的积极形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以体育为桥,聚亚洲之力,西子湖畔的这场盛会必将为亚洲地区和平友谊搭建更广阔平台,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深厚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