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濯政溢彩文化,我们专注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设计施工建设!
咨询热线:133-7178-9867010-6994 5568
联系我们

北京濯政溢彩文化

手 机:133-7178-9867
电 话:010-6994 5568
邮 箱:zhuozhengyicai@qq.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红旗大院

郭子仪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6-09-26 浏览次数:366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平息安史之乱,对于郭子仪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部队一直在打仗,但朝廷没有军需补给,军粮供应十分困难。怎么办?郭子仪想出了一个一举多得的妙招。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身为统帅的郭子仪自己在营区附近开荒一百亩当起了“农民”,部下将校纷纷以他为榜样,全体将士都自告奋勇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当时,部队驻守的河中地区“野无旷土,军有余粮”。这样做至少有四个好处:一是很好地解决了部队军需困难,二是减轻朝廷和人民的负担,三是密切了官兵关系、树立起威信,四是为彻底平息战乱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郭子仪具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从皇帝对一名新宰相的任命中,他看到朝廷倡导一种新的官场风气和社会风尚。大历十二年(777年),唐代宗任命杨绾为宰相。杨绾素以清廉简朴著称,对奢侈浪费深恶痛绝。消息传到郭子仪家中,郭子仪正在举行家庭宴会,当场把宴会中唱歌和演奏的人数裁减了五分之四,以响应朝廷新政策的实施。

  大历十年(775年),郭子仪奏请任命一名州县级官员,却没有得到朝廷批复。部下对此议论纷纷:“以郭令公的功德和威望,任命一个小官都不准,宰相们也太不给面子了!”郭子仪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安史之乱以来,各地军阀多飞扬跋扈,只要有所求,朝廷往往委曲求全地答应。这正是朝廷对他们不放心之处啊!现在我有奏请,皇帝认为不妥就不批准,这也是皇帝没有把我看成割据一方的军阀,而是特别信任。”大伙听后都十分叹服。通过他这番解释,既消除了部将对朝廷的怨恨,又增进了内部团结。

  郭子仪位高权重却从不越雷池半步。他身系天下安危近三十年,先后行使尚书令的职权长达二十四年,唐代宗一生都不称呼郭子仪的名讳,每次都敬称他为“大臣”,唐德宗登基后更尊称他为“尚父”。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皇帝任命郭子仪兼任尚书令。他上表说:“自从太宗皇帝曾经当过这个官职,后世朝廷都不设这个职位,近年皇太子也曾经做这个官职,这可真不是微臣我所适合担当的重任啊!”他诚恳地坚辞不受。

  在个人荣辱面前,郭子仪坦然面对。他经常以实际行动让谎言不攻自破。奸臣程元振、鱼朝恩等人长期在皇帝面前告他的黑状。从常理上讲,他应该申辩、逃避,事实却恰恰相反。每次朝廷的命令一到,他就立刻上路,从不拖延、辩解。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从容果断,才使得奸人的诬告、诽谤毫无效果。

  在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郭子仪经常是以德报怨。郭子仪率军在灵州击破吐蕃时,禁军首领鱼朝恩却派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墓。郭子仪从泾阳班师还朝,朝廷上下都担心他要发动兵变。朝堂之上,郭子仪号啕痛哭:“我长期统兵,不能禁止士兵破坏别人的祖坟,现在人家挖了我的祖墓,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不能怪罪别人。”鱼朝恩又主动同他讲和,承诺替郭家修缮遭受破坏的祖坟。宰相元载派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要对您下毒手了。”部将在外衣里面穿上甲胄请求跟随郭子仪,被他断然拒绝。他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命怎么敢害我,若有皇命而来,你们意欲何为?”他只带十多个随从前往约定地点。鱼朝恩见此情形,大惑不解地问:“您怎么才带这么几个人呢?”郭子仪就如实相告。鱼朝恩当时感动得泣不成声:“如果不是您这位长者,别人怎么能不怀疑我呢?”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八十五岁的汾阳王郭子仪寿终正寝。《资治通鉴》评价这位大唐王朝的再造者:“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他一生历侍四帝,“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却能如此功德圆满。除了传统观念上的忠诚、勇敢等优秀品质外,他的为人处世之法还有许多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王丹誉)

010-6994 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