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如山的年终总结考核材料。林志清 摄
“说总比做容易,干得好不如说得好。”“总结材料很重要,无论干得怎样,都要包装好。”近日,记者在东南沿海某县调研时,了解到有的基层领导持有“材料出政绩”想法。
类似现象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照披露的10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老问题”,可见有些地方、部门年终岁首作工作总结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总结材料机械照抄,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这种“美图秀秀”的做法,正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必须严肃纠正、坚决刹住。
“工作干得好不如材料弄得好”
对一个地方、部门而言,年终总结考核是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工作落实的一个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方式方法,不仅能检验一年的工作成效、发现不足,还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为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奋斗目标提供参考。
但是,当下有些地方、部门在年终总结考核中,却背离了应有的本意,走了样、变了味、失了效。
沿海某县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他所在单位的领导对总结汇报材料特别重视,常说,实际工作干得如何,得靠一份“高大上”的材料来体现,“谈成绩要浓墨重彩,写出特色、彰显亮点,谈问题用一些‘不够到位’‘有待提高’之类的词语,简要带过”。
诚然,“好酒也怕巷子深”,总结材料写得“精”,能生动反映一个地方、部门的工作成果。但是,一些地方、部门却将总结变成“粉饰”,讲成绩夸夸其谈甚至夸大其词,对不足和问题遮遮掩掩、雾里看花,看上去长篇累牍、辞藻华丽,实际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更有甚者,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工作年年如此,总结无非走个过场。为了交差,或“参考”以往的总结来个“以旧换新”,或网上搜索一下改头换面来个“暗度陈仓”……正因如此,每到年底,网上诸如加入会员分享材料、“枪手”代写总结等生意特别火爆,很多总结成了毫无实质内容的“八股文”。对待总结如此,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可想而知。
写总结尚且应付,对待考核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017年12月18日,浙江日报一篇题为《通宵做台账,到底为哪般?》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报道中提到,有的乡镇干部为通过当地一项卫生镇创建的验收,连续一周熬夜加班,整理制作80余本台账。这样的事例,绝非个案。一些基层单位为了检查考核能顺利过关,召集人马加班加点“搞”材料,该“补”则“补”,该“造”则“造”,力求把材料整得“多一些”“厚一些”,而且还附上材料目录,装进崭新的档案盒,以表面的精细来证明工作的完美。
这种做法,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基层干部也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制作各类材料台账还是一笔不小的财政负担。人民日报披露,中西部一个贫困村因一项扶贫检查考核,一年花在打印上的钱不少于2万元;一个乡为迎接检查团,仅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
记者调查中发现,还有一类现象值得警惕:为了应付检查、考核,在工作过程中刻意留下一些“痕迹”,但不注重任务落实和实际成效。这类现象,被干部群众反感地称为“痕迹形式主义”。
调研中,有基层干部悄悄向记者“面授机宜”:比如,一项工作要求单位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那就列出长长的责任清单,至于清单上的责任事项做得怎么样,有没有效果,没人过问;又比如,一项工作要求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就把心思放在开会部署上,把会议纪要做得既严谨又齐全。至于落实情况如何,无人细究。等到年终检查考核时,材料往台上一摆,样样“拿得出手”。
“材料出政绩”本质是“好大喜功”
“人来一座宝库,人走一筐废纸。”对年终考核总结“材料出政绩”的歪风,许多基层干部这样形容。
追究“材料出政绩”歪风背后原因,一些领导干部的利己主义思想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是个重要因素。与埋头苦干换来的实打实的成绩相比,纸面上的东西,好做易做,“加个班,写一写、画一画”,就可以“好看、出彩”,不仅能轻松过关,也容易博得上级领导注意。
华东某县一名基层干部对记者说:“曾有领导告诉我们,一项工作,你做了,但没有形成总结材料,就不算真正做了;你有材料,即使没做,别人看来你也是做了的。”
持有此类观点的并非少数。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把“捏造”材料看得比抓落实还重要,喜欢把说的当成做的、把计划当成现实、把思路当作成绩……于是,“兵马”未动、“材料”先行。工作开展没几天,“成果”已显现;任务刚下达,“成效”就有了;创新思路才确定,“经验”已总结好。
东北某县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薛某告诉记者,月初市里召开了营商环境大会,制定了系列措施来改善营商环境,可是不到一周,市里就让县里征集汇报亮点。县招商局的一个负责人对他抱怨:“短短几天,哪能那么快有亮点?”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搞“美化材料”,不是图政绩,而是以此来规避责任。这样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日里抓工作习惯于开会部署,没有真抓实干。到了考核的时候,靠总结材料“画龙点睛”。一篇总结洋洋洒洒好几页,一沓沓材料堆积如山,甚是壮观。其实一来是害怕工作没做好挨批评,二来是担心材料太少被扣分,居于末位被追责。
“年终总结考核结果很重要,往往成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干部推荐以及其他待遇的参考依据。一旦与利益挂钩,难免有人念歪经。”有基层干部对记者说。有的上级主管部门年初制定一份厚如一本小工具书的考核清单,涵盖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且各指标又下分多个考核小项,罗列考核内容、标准、分值,但考核方式基本上还是听汇报、看材料,至于能否检验工作实效,无暇顾及。这样一来,一些单位疲于应付却不得不做。西部某县的一位部门负责同志就坦言,每年一到10月就得着手准备各类年终总结考核材料,年底两三个月真正聚焦主业的时间可能不超过30%。
由此看来,“材料出政绩”的歪风之所以盛行,与上级不无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在上行下效”。有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考核方案时,把“材料”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导致下级单位平时工作不用心、不出力,一到考核前就忙着整材料。而这又使得更多人加入“材料出政绩”行列。有的上级检查考核组,不是直奔一线看现场,而是习惯于进会议室,看材料、听汇报。最终,工作好不好,全看材料美不美;考核优不优,全凭汇报行不行。假如上级在检查考核时能深入下去,多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想必下级也不敢把精力花在材料“包装”上。
还有人认为,“材料出政绩”不同于其他问题,即使被看出破绽,一般也不会“雷霆大作”,可以说是“风险低、见效快、效果好”。但这样的“成果”,如何能真实反映工作成效?如何能让群众信服?
狠刹歪风需多管齐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如何告别年终总结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需上下两头同步发力。
考核单位应把考核指标设置得更科学、可操作性更强一些,加大对平时表现和工作过程的考核力度,运用一些“互联网+”技术,防止被考核单位“闭门造车”。转变考核方式,多沉到基层看现场、问群众。建立反向考评机制,做到“敢写,就要经得住审查”,对材料中的工作内容进行反向考核,将纸面变为地面,通过验证比对,让“政绩材料”现出原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建议,把政府文件、讲话材料、工作总结等文件材料,不涉及保密的向社会公开,以让那些“注水文件”无处遁形。
作为被考核单位,要把抓落实作为根本,这样总结考核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干货”。
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剑指年终总结考核形式主义问题的硬性措施。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在2014年下发《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各类考核管理的通知》,2015年尝试推出“免检项目”86项并于2016年增加到260项,2017年又下发了《关于严格控制年终各类检查 切实规范考核行为力戒形式主义的通知》,从源头到过程对年终检查工作作出规范。这一持续“精简瘦身”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奖惩问责机制,为说真话、干实事的单位和干部撑腰鼓劲,对挖空心思编造“空心”材料却不抓落实者进行严肃问责,以此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新征程激荡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