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有群众向纪委反映,某村的危房改造补助款没按要求发放。纪委通过调查,揪出了一批在精准扶贫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干部。
原来,对照造福工程扶贫标准,该村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并不多,但部分村干部认为扶贫资金是“天鹅肉”,吃得上得吃,吃不上创造条件也得吃。于是,在几位村民自愿申报后,村委会一班人又自行添加了不少其他村民的名字造册申报,其中甚至有外村村民。乡镇有关部门明知申报材料有问题,却不认真审核、不及时指出,照单上报县农业部门。县农业部门业务科室也没按要求进行审核,就按名单下拨款项到乡镇。最后,这笔资金由村委会代为领取,申报名单的群众却连一分钱都没有见到。就这样,通过一份漏洞百出的假名单,该村村委会就拿到了货真价实的扶贫款。
“层层把关”变成了“层层放水”,精准扶贫变成了走过场。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在责任倒查过程中,涉及的各部门又互相推诿起来。该村村委会辩称初衷是把这笔补助款用于公益项目,造福全村群众,县乡有关负责人知情;而县乡有关人员却表示并不知情,审核走过场是为了“赶任务”,为了村里快速拿到这笔钱。就这样,层层负责又变成了层层卸责。
危房改造补助,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明确要求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并规定了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责任。但仍有不少干部不当回事,以为是公家的钱、上面给的任务,走走过场就完了,至于钱给了谁、怎么花的并不重要。
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需以钉钉子的精神、动真碰硬的举措,从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严肃查处贯彻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对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坚决斩断、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