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省曲阳县多所乡村小学未能供暖、学生在教室外上课的消息,引来广泛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曲阳县进行了排查,在多部门协调后承诺尽早完成“煤改电”施工,确保小学供暖。
此事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一方面,北方逐渐进入寒冬季节,由于供暖问题导致小学生被冻,刺痛人心;另一方面,据曲阳县委书记介绍,在听取汇报时,各部门均表态项目已经完成并不会耽误供暖。经媒体曝光才得知有11所小学未能供暖。此事警示我们:保障民生不能有半点含糊,领导干部了解情况、掌握实际、下情上达,更不能只听汇报。民生为本,悉心关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何为民生?就是涉及老百姓生活和发展的种种。其中的关键就是老百姓的所思所需、所想所盼。面对民生问题,领导干部应该做的就是向老百姓问计问需,这样才能真掌握情况、掌握真情况。听取必要的工作汇报无可厚非,但是仅此一项而缺少走出去察民生的意识,就很容易留下“窟窿”。针眼大的窟窿透出斗大的风。曲阳县“煤改电”项目就是较为典型一例,汇报时信誓旦旦、听取时充分肯定,结果却是“四面漏风”,不失为一大教训。
既听又看、多听多看,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党员领导干部一旦习惯于“室内”办公,就容易将治理视野局限于方寸之地,对于打开治理格局并无益处,更谈不上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为了群众。实际上,自下而上的信息上传和自上而下的实地调研,一个都不能少。包括入冬取暖、入伏消暑,就算社区托幼、就近看病、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都不是开开会就能轻易解决的。如果不实地考察,怎知还藏着消防隐患?如果不真看真问,怎知有多少群众在为住所奔忙?唯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找到治理的痛点,汲取治理的智慧。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不可缺少的要义。
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是复杂且有艺术的活动。既要文字也要现场,既要线上也要线下,既要马不停蹄也要且行且思,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何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拍脑袋是想不出来的。只有具体到治理过程的最深处,才能见其全貌。由此看,任何简单化的社会治理,都容易“耳听为虚”,更容易“被迷惑”“被蒙蔽”,以至于延误了治理的最佳时间窗口。
进入新时代,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问题愈是错综复杂,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就愈高,就愈不能掉以轻心。百姓事无小事,治理事无易事,只有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美好生活才能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