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原专职副局长崔海容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谈到一个案例:南方某省会城市土地房产部门的一个打字员受贿400余万元。原因是需要到她那 里打印材料的人太多,要排队等候。搞房地产的老板早一天审批过关,就早一天回收银子。打字员就有了谁先谁后打印的选择权。
“打字员式巨贪”连“小官巨贪”都算不上,因为打字员根本就不是官,在机关内部,打字员位置很边缘,甚至还往往由临时工担任,根本够不到所谓的“权力核心”,这也是“打字员式巨贪”引发关注的原因。这个打字员受贿的案例虽然属于极端个案,但蕴含的深意却值得深思。
首先,这个案例说明职务犯罪等腐败行为与官职高低无关,而与权力有关。打字员虽然没有签字盖章的审批大权,但是却有打印材料的小权力,由于“需要到她 那里打印材料的人太多,要排队等候”,打字员便又拥有了按照个人好恶排列顺序的权力,开发商等待行政审批过程中,早一天打印好材料交付审批,就能早一天回 收资金,于是,打字员就拥有了让房地产商不得不送“好处费”的权力寻租的空间。
其次,这个案例说明权力垄断助长权力任性,必然产生腐败。打印材料原本不是什么权力,但是一旦与行政审批联系起来,甚至延伸成为行政审批的一个环节, 也就成为一种权力垄断,成为明码标价的稀缺性资源。如果任何一个复印店打印的材料都能够被采用,谁还会去求这位土地房产管理部门的打字员呢?
最后,这个案例说明权力运作不透明必然助长贪腐发生。正是由于暗箱操作,审批程序进度不透明,打字员才敢于收取他人钱财为他人加塞打印材料。试想,如果权力运行公开化透明化,审批进度一目了然,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并且监督,怎么可能由着打字员收钱乱来。
解剖一个小小的打字员受贿案,就能完整勾勒出腐败产生的规律,那就是:一个垄断的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在不透明的状态下运行必然产生腐败。
治理这类“打字员式巨贪”,别无他方,首先是要管住权力,把权力放进笼子。“权力关笼”不仅要关注掌控权力的重点人群,也要关注接触到“次生”权力的 人群。无论权力大小,都不能让权力有“缝”可钻,有机可乘。其次,由于这个案例发生在房地产审批环节,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简政放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 有通过改革,减少行政审批工作的环节,剥夺公职人员手中过多过滥的审批权力,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涉,特别是清理行政法规之外人为设置的“审批 事项”和附加条件,才能够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和机会。最后就是监督。监督缺位在“小官”甚至“小兵”身上体现的更加显著,除了体制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更 重要的是发动社会力量盯住权力的每一步运行,盯住审批的每一个步骤。
一个小小的打字员受贿案让我们读懂了权力任性的可怕,领悟了政务公开简政放权的必要,更理解了加大反腐力度广度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