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承担的国家项目、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撤销相关荣誉称号、追回科研奖励资金……日前,科技部通报了9起涉及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的处理结果。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求真,但现实中却频现造假风波。有的造假者将抄袭美化为“借鉴”“查阅资料”;有的则十分“霸蛮”,直接把他人的研究成果拿过来,署上自己的大名;有的干脆当起“甩手掌柜”,花钱请人代写代发。造假者中有科研“新兵”,也有功成名就的学术“大咖”,虽然造假的手段不同,背后却暴露出学术诚信缺失、科研管理缺位等问题。
盖子总有揭开的一天,靠造假得来的名利,终有一天要还回去。造假行为污染、损害科研生态,伤了科研工作者踏踏实实做学术的心,而诸如“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等学术“神话”,则严重破坏公平竞争机制。对国家而言,学术造假无疑是科技创新的大敌,任其野蛮生长,等于自毁城墙、自挖根基。
打击学术造假理应成为社会共识。由多部门配合,多渠道反映,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既追究造假者,也不放过第三方机构等“失守者”。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科研领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着力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健全监督惩戒机制。9月1日,《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明确对造假者动真格,也给学术造假敲响“警钟”。通报指出,“正在对网络披露的涉嫌造假论文及网络举报的其他科研诚信案件开展调查,结果将陆续公布”,“局内人”该醒醒了。
除了下“猛药”,还得注重调整“指挥棒”。引入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让职称不再围着论文转,让研究者腾出更多精力打磨技艺。这样做,有利于从根子上铲除学术造假的土壤,让弄虚作假失去市场。(汪春涛)